一、前期隱患全面排查與評估
(一)外部檢測
使用無人機搭載高清攝像頭與熱成像儀,對煙囪外筒壁進行全高度掃描,識別外部裂縫、腐蝕斑點及滲漏痕跡。
重點檢查焊縫區域,通過目視與儀器檢測確認是否存在開裂或腐蝕擴展。
(二)內部探查
作業人員通過內部爬梯與檢修平臺進入筒壁內側,使用超聲波測厚儀檢測壁厚,記錄內襯磚脫落數量、密封層開裂長度。
形成《煙囪損傷評估報告》,明確腐蝕等級(如輕度、中度、重度)及修復優先級。
二、漏洞精準封堵與結構補強
(一)小漏洞處理(直徑<30cm)
清除漏洞周邊松散混凝土與銹蝕鋼筋,用鋼絲刷打磨至露出新鮮基材。
植入直徑8mm螺紋鋼筋,采用C40微膨脹混凝土分層澆筑(每層≤5cm),振搗密實后覆蓋養護。
混凝土中添加聚丙烯抗裂纖維,減少收縮裂縫。
(二)大漏洞處理(直徑≥30cm)
在漏洞周邊2倍直徑范圍內綁扎Φ12mm鋼筋網,與原筒壁鋼筋焊接固定。
支設鋼模板,澆筑C40抗滲混凝土,采用“灑水養護+塑料膜覆蓋"養護7天,確保強度達標。
(三)鈦復層焊接保護
鈦與鋼焊接時,通過結構設計避免鈦-鐵脆性化合物生成,采用氬弧焊工藝。
鈦復層焊接參數:板厚1.6mm時,焊絲直徑1.0-2.0mm,電流60-80A,噴嘴氬氣流量10-12L/min,拖罩氬氣流量14-16L/min。
三、內襯防腐系統修復與強化
內襯磚修復:清除脫落、松動耐酸瓷磚,基層打磨后用呋喃樹脂膠泥重新粘貼,確保錯縫排列,膠泥飽滿度≥95%。
密封層重建:對新粘貼瓷磚接縫及原有開裂密封層,砂紙打磨后涂刷聚四氟乙烯密封膠,形成連續無間隙密封層。漏洞封堵區域額外涂刷環氧煤瀝青漆,增強局部防腐能力。
防腐質量檢測:修復后進行電火花檢漏試驗與粘結強度測試,確保防腐層無缺陷。
四、外部涂層修復與耐候性提升
表面處理:清除漏洞周邊外筒壁舊漆、銹蝕與積灰,打磨至Sa2.0級除銹標準。
涂層施工:涂刷環氧封閉底漆,干燥后涂刷丙烯酸聚氨酯面漆,確保修復區域與周邊外觀統一,具備耐候性。
五、高空作業安全管控與效率提升
安全防護體系:作業人員佩戴雙鉤安全繩,作業區域下方設置安全網,防止物體墜落。煙囪內部通風不良區域配備軸流風機,確保氧氣濃度≥19.5%、有害氣體濃度<職業接觸限值,作業前進行氣體檢測。
作業效率優化:采用“高空吊籃+垂直運輸平臺"組合:吊籃用于外部檢測與涂層修復,垂直運輸平臺用于內部材料運輸,效率提升50%,減少體力消耗與安全風險。
六、技術難點與質量保障
混凝土與原結構結合度:原筒壁表面涂刷混凝土界面劑,增強粘結力;微膨脹混凝土振搗密實,避免收縮縫隙。
鈦鋼復合板焊接:嚴格區分鈦復層與鋼基層焊接順序,防止脆性化合物生成,確保焊縫質量符合國家標準。
防腐系統耐久性:通過電火花檢漏、粘結強度測試及第三方檢測,確保防腐層長期有效,延長煙囪使用壽命5-8年。
本文采摘于【宏順建設工程有限公司】主頁